由于 2004 年产能过度扩充,导致部份软板产品(如手机或消费性软板)于 2005 年面对供需不平衡窘境,竞争者众多情况下,杀价竞争态势无可避免,导致 2005 年全球软板市场处于低迷状态。
图一、 2004 ~ 2008 年全球软板市场(产值)
资料来源:台湾工研院 IEK(2006/04)
预期 2006 ~ 2008 年全球软板受惠于 3G 、智能型手机、数码相机及显示器对软板的需求回升,可以维持 8 ~ 10% 增长幅度。在手机用软板方面将会朝两极化发展,一部份将朝多层软板或软硬板设计,以达到容纳最大数据传输量和组装品质目的;另一类则运用于中低端手机,软板舍弃多层板和软硬板设计,改由单面或是双面软板取代以达到低成本目的,因此若手机厂商能有效以中低端手机切入开发中国家市场,将有助于单面及双面软板市场提升。
一般软板依产品结构可分单面板( Single Side, S.S )、双面板( Double Side, D.S )、多层板( Multilayer, ML )三类,单面板一般用于信号量不大且单纯连接功能的用途,例如相机按钮、家电产品转折机构的连接用途等,双面板则用于硬盘机读取头、打印机、折迭手机转折机构信号连接等用途,至于多层板则用于信号传输量较大的连接用途,如手机用相机模块等处,其比例如下图所示。
图二、 2004 ~ 2008 年全球软板产品别分析(产值)
资料来源: JMS ;台湾工研院 IEK-ITIS 计划 (2006/04)
日本、中国台湾、中国大陆、韩国、北美等是软板重要的生产区域,其比例如下图所示。观察软板在中国的发展,主要来自于在中国新兴成立的系统厂对软板的需求。目前中国是全球软板产量增长最快地区,其增长主要来自于日本、中国台湾、美国在中国投资设立的软板厂的产出,中国本地资料的软板则尚未有大规模发展迹象。
图三、 2005 年全球软板区域市场分析(产值)
资料来源:台湾工研院 IEK ( 2006/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