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闻 |
|
 |
|
|
视频信息 |
|
 |
|
|
|
 |
行业新闻 |
|
信产部印发2006年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要点 |
文章来源:最新采集
发布时间:2006/5/24 8:07:05 【关闭】 |
按照《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2006年工作要点》和《保护知识产权行动纲要(2006-2007)》,结合今年信息产业重点工作,部研究制定了《信息产业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2006年工作要点》。
信息产业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2006年工作要点
为贯彻落实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会议精神,紧紧抓住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影响经济健康运行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推动电信运营业、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好转,结合《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2006年工作要点》和《保护知识产权行动纲要(2006-2007)》,围绕今年我部重点工作,提出2006年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要点如下:
一、切实解决社会反映突出的电信服务问题,营造放心的电信消费环境
(一)大力整治诱骗订制、违约订制等信息服务陷阱问题。加强政府对信息服务提供商的直接监管,强化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的合作管理责任,对侵害用户权益的信息服务业务及其经营主体开展综合治理。按照《电信服务规范》(信息产业部36号令)和《关于规范短信息服务有关问题的通知》(信部电[2004]136号)相关要求,严格信息服务业务订制流程。各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要加强电信业务链上合作经营者的管理,从铲除信息服务陷阱入手,对违反《电信服务规范》相关规定的,采取必要的整治措施。
(二)开展整顿和规范短信息服务业务资费和收费行为的专项活动。针对通信业务经营中存在的价格欺诈行为进行专项整治,重点是短信息服务收费和资费行为,从明码标价、信息订购、计费流程、收费方式、资费争议处理等方面对信息服务提供商和相关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进行规范,严肃查处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信息服务提供商,特别是要加大对广播、电视、报纸和互联网等媒体参与的互动类短信业务的规范和查处力度,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三)继续加强各类电信服务协议清理整治。要求各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对包括增值电信业务在内的各类在用电信服务协议进行全面清查,不留死角;在全国推广使用各电信业务经营者组织拟订的、统一的电信服务格式合同范本;理顺各类电信服务协议制订流程,研究建立电信服务新协议启用推广机制。
(四)规范电信业务推广和服务宣传行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规范电信业务推广和服务宣传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信部电[2004]382号),增强电信业务经营者在业务推广和服务宣传中的法律意识,继续大力整治电信业务推广活动中通过违规广告、虚假宣传等不正当手段诱导用户消费的欺诈行为;加强政府引导,推动企业建立和完善对代经销商、业务合作经营者诚信服务管理机制。
二、规范信息服务市场,净化网络环境
(五)集中治理垃圾电子邮件。全面贯彻《互联网电子邮件服务管理办法》(信息产业部令第38号),成立互联网电子邮件举报受理中心,公布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和反垃圾邮件网站。针对用户举报和黑名单,开展垃圾电子邮件集中治理工作,包括行政查处,由中国互联网协会公布垃圾邮件服务器、贩卖电子邮件地址列表网站等“黑名单”、倡导联合自律抵制垃圾邮件、开展反垃圾邮件调查工作等。
(六)深入开展利用手机短信息进行违法犯罪行为专项治理。适时颁布《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在总结去年违法短信治理工作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联合有关部门启动打击非法制造和销售短信群发装置的专项行动。同时,针对社会影响最坏、广大用户反映最强烈的短信息类型,开展教育警示和遏制打击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工作。
(七)加强移动信息服务治理工作。以规范和治理不良移动信息为切入点,监督、指导相关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加强移动通信网络接入和传输管理,要求移动信息服务经营者落实企业信息安全管理责任制,强化产业链各环节的信息安全责任意识,组织开展行业自律,建立健全移动不良信息治理机制,有效净化移动通信网上的违法和不良信息内容。
(八)开展互联网接入服务市场专项治理。紧紧抓住互联网接入和传输环节,严格落实谁经营谁负责原则。加强对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商的行业管理,于今年6-10月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以主机托管、虚拟主机为重点的互联网接入服务市场专项治理,加强网站备案管理,提高网站备案率、准确率。
(九)部署开展电话用户实名登记工作。以“构建个人信用体系,服务诚信社会”为目标,适时施行电话用户实名登记制度,督促电信运营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对未登记或登记信息不全面、不真实的电话用户开展实名补登记工作,为追查短信欺诈,遏制色情、垃圾广告,散布谣言等各种不良和违法短信息传播和蔓延,做好基础工作。
& |
|
|
上一篇:
SPEC开发服务器能源标准 |
下一篇:
RoHS担保测试支持原料声明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