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省市正在准备按时段测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变化情况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等相关数据,据介绍。按季度编印统计专报和监测手册,为行业和企业发展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防止盲目发展和产能过剩。
有关部委正在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指标监测体系,记者日前获悉。创设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过剩预警机制。目前已有十多个省市初步创设新兴产业统计指标监测体系。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的联席会议表示,最近。要认真做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势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产业发展中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加强信息引导,提出对策措施,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
目前已提交《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统计目录》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分类统计目录》这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联席会议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调查方法研究进行论证。这就为创设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过剩预警机制做好准备。统计局有关人士表示。
目前需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中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等现象加以重视,工信部等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防止新一轮的产能过剩。
目前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超越1亿吨;水泥行业产能过剩近3亿吨;铝冶炼行业产能利用率仅为65%左右。此外,保守产业产能过剩早已成为关注的重点。根据工信部的统计。造船、化工、平板玻璃等行业也都存在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而这一现象正向新兴产业蔓延。
一些地区违法违规审批,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新兴产业中的风电设备、太阳能光伏发电用多晶硅等局部行业已经呈现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的倾向。未批先建、边批边建现象有所抬头。
全国“打造新能源基地”省份已超过17个,据悉。而有些并未充沛论证规划。据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调查,产能过剩、盲目上马项目的现象的确存在且已影响到行业健康发展。一度红红火火的光伏企业70%以上已倒闭歇业。即便如此,还有一大批项目在建或即将建设。记者从有关行业协会了解到新材料领域,目前国内碳纤维企业有近40家,去年产能达到5000吨,今年将达到8000吨。而全球碳纤维产能约为6万吨,2009年实际销量为3万吨,总体产能已经过剩。
包括企业数量、类别产业、规模、社会需求、生产销售库存、淘汰落后、企业重组、污染排放等信息。为完成此项工作,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过剩预警机制的一项核心工作是要创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指标监测体系。有关部门也提出了相关工作机制。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联席会议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监测工作指出:一是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各方面要认识到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的一项重大决策。发明条件,用创新型思维对待新兴产业的统计监测工作。二是要进一步完善监测统计制度,切实做好数据审核与发布工作。具体操作中,要严格依照监测制度的规定作好行业甄别、产品归类、指标填报工作,要及时与企业沟通,统一口径,最大限度地把底数弄清、指标做全做细。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具体情况变化,加大对源头数据的审核把关,注意数据逻辑关系审核,严把质量,防止指标之间数据偏差和逻辑性错误。三是要注意加强部门合作。发改委、工信委等相关部门强化合作,及时了解交流所掌握的信息,进一步完善新兴产业企业名录库,实行动态管理,密切统计部门与行业主管部门、企业的工作联系,积极争取当地领导和部门的支持,为做好监测工作发明条件。四是要在资料发布和统计分析上下工夫,提供高质量的决策咨询服务。
工业统计任务十分繁重,当前。新兴产业统计监测工作要求又高,没有成型的经验可以遵循,要组织业务人员研究数据,出题目,撰写针对性强的分析研究演讲。采取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抓住热点项目,将数据资源利用起来,发挥作用。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士表示。
细化到224个行业小类,记者从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了解到目前已有云南、四川等十多个省市初步创设了新兴产业统计指标监测体系。云南省对新能源、新材料、新型环保、生物、信息、现代装备制造六大产业的概念、内涵及外延进行了总体界定。明确到行业内的大类产品及规格品,充沛调研的基础上设计制定了六大新兴产业统计监测报表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