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到思考转变商业模式的时候了一味的低价,行业分析人士认为。确实可以把业绩做得很漂亮,但与此同时,由于利润降低,影响企业运营的危险因素也越积越多。
3月28日,中兴在年报新闻稿标题放大了耀斑”光芒。中兴发布年报,耀斑”与“黑子”并存:实现营业收入862.54亿元,同比增长23.3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60亿元,同比下降36.62%
称“增速23%居行业第一”但通读年报,也看到耀斑”光鲜的面前 难掩“黑子”阴影。
现金流为负,中兴年报凸显中兴存在三大“黑子”阴影:主营业务亏损。严重依赖政府补贴和退税。读完中兴年报,给人感觉,这三大“黑子”足以让其“增速第一”耀斑”黯然无光。
主营业务陷入亏损困境
2011年中兴净利润为21亿元人民币,中兴年报显示。同比下降37%营业利润4.3亿元,同比下降83%
对一心一意要跻身国际一流企业行列的中兴来说,这个营业利润。有些寒碜。
不得不为中兴捏一把汗:中兴对国民技术的持股比例从最高的20%短短半年时间里,如果认真研读过中兴年报。就降为仅有1%所持5440万股基本出清,这种减持为中兴套现13亿元,获得8.7亿元收益。除去中兴卖掉国民技术的投资收益,2011年中兴实际营业利润为4.4亿元,也就是说2011年中兴主营业务呈现了经常性损益。
价格战的必定结果。中兴惯用价格战,产经观察家彭雄江认为:中兴呈现这种局面。而价格战是一把双刃剑,协助中兴提升市场份额的同时,也使中兴的营业利润严重受损,使其卖得越多,亏损越大的怪圈。
现金流为负
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从2005年以来,中兴在经营上呈现危险信号。中兴净利润一直在4%警戒线左右徘徊。众所周知,中兴的海外市场做得不错。根据我国政策,中兴每年从政府那儿获得大量补贴和退税。
中兴的利润,行业人士认为。其实就是依赖于政府的补贴和退税。2010年中兴实现6.4亿美元的税前利润,其中高达57%来自政府补贴退税和投资收益;2011年这种情况不只没有改善,反而无以复加,对政府补贴退税和投资收益占税前利润的比例高达130%
2010年达70.3%2011年继续上升到75%接近警戒线。据悉,这使得中兴负债率居高不下。中兴的现金流主要通过资本市场的融资输血来实现,由于终年高昂的负债率无法在中国的银行获得足够资金,2011年只好转向海外银团融资。自1997年上市以来,中兴除在中国、埃塞俄比亚、委内瑞拉、尼日利亚等几个国家盈利外,海外绝大多数市场都不赚钱,中兴低价拓展海外市场的目的一是股市圈钱,二为从股市圈钱修饰报表。
全球产业环境不景气考验中兴模式
中兴在海外市场的扩张可圈可点。实际上这种低价扩张导致中兴面临空前考验。外表看起来。
扣除通胀后仅为2.0%低于GDP增幅。这种产业环境使下游设备商处在微利运营状况。但中兴仍然奉行高毛利时代的业务模式,2011年全球运营商业务增速显著下降。即通过低价拿下网络,然后通过后续网络扩容获取利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