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样德国,有风闻称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规范。参考了日本和美国的资料,结合了目前中国的实际发展情况。有很多人对此有偏激的议论,认为是捡剩饭”其实大可不必这么狭隘,技术路径具有共生性,技术规范也具有宽泛性,只要不是将某一技术“一棒子打死”而是以包容的姿态面对,多两种技术路线又有何妨?
规划“已正式报至国务院,据了解。目前正等待国务院审批”确有其事,但谁来最终敲定出台时间,目前已经成为一个“烫手山芋”甚至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规划”可能将成为“框架性”议案,沦为中央财政千亿元专项资金方案未通过、5年推广量约束性指标未提及、主流技术路径未明确的三未”规划。
举了自己在美国求学期间,卡特彼勒产品开发及全球技术事业部总监、中国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晓波是汽车圈内有名的海归派”与笔者谈及行业规范问题时。制定“割草机排放规范”例子。
离不开行业规范,某一领域的发展。但制定规范要本着科学、务实的态度。制定割草机排放规范之前,要先搜集大量割草机的性能、指标。规范的制定是确保鼓励先进、坚持稳定、淘汰落后”孙晓波说。
成都论坛期间,无独有偶。MCON首席商务官WalterJanson和 IntelligenceA utomotiveA sia执行董事Ashvin与笔者交流新能源汽车发展,以及中外间区别时,都不谋而合地谈到美国更强调“技术中立”只为行业制定环保、排放等外部标准,至于最后采取哪种技术路线,一件“Markettalk市场说了算)事。
以及与会嘉宾争论的焦点,结合汽车工程学会近期召开的年会。不难看出,汽车工程学会目前正在开展新能源汽车规范制定工作,可谓开了个好头,但千头万绪的采样、评价和定论,一件庞杂的系统工程,也难怪有如此激烈的争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