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D.,作者HenWicht.isthedirectorforPVadvancproductatIHS.
2011年全球主要光伏供应商产能过剩,据IHSiSuppli公司的光伏(PV展望演讲。以及价格下跌等其它有利因素,给欧洲太阳能产业造成冲击,导致德国市场发生快速整合。
2011年光伏供应商的过剩产能达到9.96GW比2010年的3.01GW剧增231%去年的实际需求为22.7GW高于2010年的15.7GW
其中有六个季度过剩产能稳步上升,过去两年的八个季度中。2011年第三季度增幅最大。当时,过剩产能达到3.28GW比第二季度的1.82GW激增了80%如图2所示。

太阳能产能过剩来自全球的所有供应商。10大晶体硅供应商包括中国、德国、加拿大、美国和日本的厂商。晶体硅是用于生产太阳能电池的主要资料。2011年。
欧洲厂商已经饱受折磨。尽管渠道中的供应过剩,整个产业产能过剩加剧了欧洲的有利态势。由于政府大幅削减优惠政策以及上网补贴电价。但10大晶体硅供应商2011年的PV产能利用率仍然保持在69-98%较高水平,导致问题恶化。
还包括资本缺乏的欧洲厂商,受到产能过剩以及政府削减激励措施打击最重的厂商。自愿剥离资产,实际上为大型工业集团和外国厂商发明了改善和巩固自身地位的机会。鉴于产业格局重新划分,大型厂商和外国企业得以获得额外的销售渠道和新技术,取代了原来的厂商。
去年发生的一系列并购活动,对于德国来说这点尤其明显。改变了这个全球主要光伏市场的产业格局。2011年结束之际,不时有并购消息传出,包括老牌德国企业寻求脱手上游资产或者申请破产。破产的德国厂商包括SolonGeckoGroup和Systaic而Q-Cell和SolarWorld则关闭了旧的太阳能生产线。被出卖或者被收购的公司包括Conergi旗下的逆变器部门Voltwerk以及Sunwai和SollandSolar
彰显了垂直整合型中型制造商的颓势,Conergi和SchottSolar这两家公司停止生产晶圆与电池。大多生产小于500MW模组。为了优化制造业务,Conergi最近决定把34%工人变成小时工,而SchottSolar则把制造业务转移到捷克和中国。尽管采取了这些措施,但中型制造商的前景仍然暗淡,而2012年占优势的厂商将继续重视低价战略,通过牺牲利润率来换取更多的市场份额。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Conergi和SchottSolar等厂商只有胜利地把业务重点向下游转移、利用自身在外地市场的经验和地位,才干生存下去。
FirstSolar和德国的几家厂商宣布关闭工厂、降低产能或采取其它措施来缩减规模,也是过去六个月。应对需求继续不振的局面。与此同时,厂商也在谨慎地维持必要的产能,以便能够灵敏地抓住订单突然增加的机会。例如,德国12月装置容量急剧增长了3GW
逆变器领域坚持吸引力
这个领域,光伏产业中的唯一亮点似乎是逆变器。质量与技术仍然是重要的差别化因素,而且仍然能够吸引到一些厂商加入进来。例如,电子产品生产商博世收购了Voltwerk而DeltaEnergiSystem收购了Solon逆变器部门。中国的LDKSolar出在2011年通过收购Sunwai进入了逆变器市场,Sunwai为其提供了进入了欧洲分销渠道的途径,以及符合意大利的欧洲元件激励计划的模组品牌。
全球产能过剩以及所有欧洲主要光伏市场削减上网电价补贴,总之。2011年打压太阳能模组价格跌到每瓦0.74欧元,比2010年的1.46欧元锐降了近50%削弱了所有模组生产商的获利能力。由于需求仍然存在不确定性,该产业难以达到供需平衡,这极大地提高了光伏产业的风险水平并推高了贷款本钱。
由于各国政府采取财政紧缩措施导致整个欧洲削减光伏补贴,IHS公司预测。欧洲的太阳能需求2012年最多可能下降40%这种情况下,竞争将仍然非常激烈,尤其是来自中国财力雄厚的大型企业的竞争,这些企业有能力坚持激进的价格。
也将面临挑战。尤其是最初Trina和Yingli胜利实施的后来又被中国其它厂商复制的整合战略,但是即使是中国企业。面临两方面的压力。第一,硅与晶圆价格下滑,今年1月其现货价格为每公斤30美元。第二,毛利润率去年降到一位数以后,集成生产商的资本本钱成为负担,而技术发展的速度和折旧周期缩短,导致问题更加复杂。
需要的资源高于其能够创造的收入,由于从晶圆到模组生产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2012年中国企业将自愿重新检查自己的战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