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电视运营商已经洞察了这一趋势,不过。深圳的天威视讯和北京的歌华有线,已开始悄悄为建立自己的OTT做准备了
国务院公布三网融合第二阶段42个试点乡村名单,2011年年底。试点范围从大城市向中小乡村扩散,基本上覆盖了直辖市和省会级城市。CCTV旗下的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作为中央级的集成播控平台建设方,于今年2月1日与上海广播电视台旗下的百视通签署了IPTV集成播控平台合并协议,进一步确定了CNTVIPTV集成播控上的独占权。CNTV完成了IPTV集成播控平台在全国的统一,消除了产业规模发展的政策障碍,未来市场将迎来大发展,蛋糕”将越做越大。但是IPTV集成播控平台的统一打破了原有利益均衡,尤其是随同着基于互联网OTT业务的兴起,各参与方在新的体制下启动了新一轮博弈,分好“蛋糕”也是难题。
政策已明朗
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三网融合试点乡村,2011年年底。确定了CNTV独家获得42个试点城市的IPTV播控平台建设权。此前,同样拥有全国性IPTV牌照的百视通被限制只能在哈尔滨、上海、厦门、大连开展业务。
百视通与CNTV携手共建IPTV集成播控平台一事尘埃落定,随后。弥漫在百视通和IPTV产业面前的政策迷雾渐渐散开。但由于CNTV加入,百视通用户的ARPU值将会被摊薄,其股价曾一度大跌。
CNTV和百视通合并IPTV集成播控平台等于消除了IPTV发展的政策不确定性,但百视通副总裁芮斌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用户规模的扩大,百视通总体营业收入将会快速提升,这会弥补ARPU值短期下降的负面影响。
IPTV先行者百视通在全国各地的星火之势曾经遭到广电内部的广泛质疑—IPTV一定水平上会对有线电视业务发生冲击。IPTV早期发展中,实际上。连CCTV基本上都处于失语状态。
CCTV建立IPTV总平台,但2010年7月国家广电总局确定了IPTV集成播控平台采取两级架构体制。并且与地方电视台联合建立试点地区分平台,CNTV通过CCTV授权负责具体运营。
集成播控平台建设由广电方面负责。但是百视通在全国各地与电信运营商一起开展IPTV业务,依照三网融合的规定。似乎打乱了广电全国一盘棋的战略安排。
百视通的IPTV业务范围被强制限制在哈尔滨、上海等4个地方之后,出于广电整体利益考虑。政策成为其长远发展的最大瓶颈,对IPTV产业来说也是如此。
当然希望有较多的IPTV集成播控提供商,对电信运营商来说。这样可以增加与之议价的能力,而且CNTVIPTV实际运营能力与百视通也有差距。所以,即使国家广电总局强制要求各地IPTV必需与CNTV对接,各地电信运营商并没有与CNTV开展合作的动力。
IPTV集成播控平台在广电内部的整合对电信运营商的影响是中性的因为当前几乎所有电信运营商开展IPTV业务都是亏损的开展IPTV业务更多是出于战略考虑以及未来的多业务运营,中广互联CEO曾会明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说。只为提高其宽带网络的利用率而已。
2012年我国IPTV用户有望突破3000万。但是集成播控平台的整合对IPTV产业久远发展是积极正面的业内广泛预计。
从国家层面看,歌华有线副总经理罗小布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说。电信和广电在发展IPTV业务上是没有矛盾的只要为百姓增加了福祉,提升了国家影响力,发展过程中所谓的矛盾只是细节问题、技术问题。
不只仅是平台问题
基本上统一了广电内部发展IPTV业务的意见。两级播控体系下,CNTV与百视通在集成播控平台上的合并。等于确立了未来我国IPTV发展将由CNTV来主导,电信运营商只能在通道(网络)上发挥优势。
这为增加用户黏性、提高网络利用效率以及未来开展全业务运营和融合性业务做了准备,IPTV对电信运营商来说是战略性布局。从这点来看,CNTV一个绕不开的合作方。但如果CNTV以及各地电视台作为集成播控平台提供方,牢牢掌握着内容提供、播控审查,未来电信运营商和有线电视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将更多来自通道(网络)上。
电信在光纤到户以及广电在NGB建设上的速度将直接左右他未来竞争格局当中的位置。随着乡村光网的推进。
问题又不只限于此。CNTV与各地电视台和有线电视运营商在产权上的复杂关系,不过。很难撇清利害,电信运营商在与CNTV谈判的议价能力上将大打折扣。专家指出,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还没有到位,特别是IPTV高清节目播出上还很难与有线电视媲美的情况下,电信运营商在IPTV业务上不会像以前那样激进,但出于增加用户黏性(比方与宽带、电话捆绑等)战术性考虑除外。
IPTV集成播控平台的统一对有线电视的影响也是负面的但由于CNTV百视通、各地电视台主导着IPTV利益分配机制,尽管很多人认为。电信运营商更多是分配机制的接受者。所以,广电方面很可能会通过调节利益分配机制,缓冲IPTV对有线电视的有利影响。
CNTV统一IPTV集成播控平台之后,实际上。其胃口并不限于仅仅提供播控平台,可能会利用这一平台整合更多资源,成为整个IPTV生态链的实际控制者。
与其通过这种合作确立CNTVIPTV平台方面的独占性,曾会明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说。不如将CNTV完全平台化,制定包括分成机制在内的完善产业链结构,成为整合各家资源的开放共赢平台。
未来CNTV肯定不会仅仅扮演IPTV集成播控提供商这单一角色,但是内容+传达”统一运营是对最终用户的争夺、全业务形态的品牌竞争。可以预见。其未来的目标很可能是OTT
OTT才是真正挑战者?
其接收终端为互联网电视一体机或机顶盒+电视机,OTTTV指通过互联网面向电视传输的网络视频和互联网应用融合的服务。市场上推出的AppleTV及GooglTV即是此种模式。
未来基于互联网的视频服务将是IPTV最大的竞争对手,曾会明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说。随着OTT业务的发展,这种苗头正在增强。虽然互联网电视这几年在中国发展有一些政策限制,但随着越来越多基于互联网的视频服务和应用在电视、电脑和手机上分发,以及终端企业的竭力推广,OTT未来将对IPTV发生更大冲击。
OTT基于互联网的各种视频应用和服务,创维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总裁施驰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公网分发传输,内容更加丰富,但不可控,不容易管理;而IPTV基于专网的可控,可管理。国发展OTT还受到一定的政策限制,互联网电视是中国的OTT非典型性应用。
基于互联网的视频服务将对IPTV冲击很大,施驰认为。未来内容集成商将越来越多,政府可能只会在播控方面加强管理,但对通过哪个渠道为用户提供服务将越来越宽松。
未来随着带宽逐步加宽,说。提供的业务将越来越多,底谁来运营要看内容、服务质量等软性因素了靠强制政策手段获得资源优势将逐步被弱化。
终端领域,实际上。互联网电视、智能电视、云电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已经成为市场的热点,基于互联网内容的各种应用在电视、手机、电脑、平板电脑之间的分发与互转已经进入实质应用阶段,CNTV等如果仅仅靠强制政策手段获得资源优势将难以为继。
向记者解释说,但芮斌对OTT业务对IPTV影响显得不以为然。OTT会在业务上对IPTV发生一定的影响,但那是3年以后的事情,3年以后才会有大规模商业应用和较为成熟的业务模式。而且,百视通在发展IPTV同时,也在开展互联网电视业务,与百视通合作的终端企业大概有40多家,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中国还在实行互联网电视牌照制度下,罗小布甚至认为。OTT定义尚不明确,短期内不会对IPTV发生冲击。从这个角度看,统一IPTV集成播控之后,CNTV应对OTT发展上腾出了足够的精力。
CNTV占据着产业价值链的最高点;OTT上,IPTV专网上。政策尚未对互联网电视完全放开,CNTV背靠资源优势,依托互联网已经做好了迎接OTT准备。一旦时机幼稚(内容可控的前提下政策放开)不排除CNTV甩开只提供通道(网络)有线电视运营商和电信运营商,依托互联网把自己打造成中国最大的OTT业务提供商,IPTV和OTT上,CNTV掌握着主动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