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主动转型,东莞一家数码机械公司有关负责人说。进军战略新兴产业,计划发展非晶硅薄膜太阳能项目,但由于银行的贷款难以申请,项目动工因此推迟了近半年。
11月中旬,这位负责人说。东莞一家服装加工厂的负责人说,订单转移已经成为企业的严峻考验。
今年前十个月,公司销售总额同比下降三四成。以往一张订单会有三四万件,现在五六千件,少的只有一千多件。由于劳动力、土地本钱较低,而且语言相通,外商将简单款式衣服的订单都转移到印度、孟加拉等国家。
而在困境的感受各有不同。纺织、鞋类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订单缩水只是外贸企业面临困境的一个侧面。不同的外贸企业由于本钱结构、产品类型的不同。对劳动力短缺的痛楚感同身受;主打欧美市场的陶瓷、玩具、LED产业,受汇率、贸易维护主义的影响最大;资本密集型的机械制造产业的中下游,则最先感受到资金紧缩的压力。
厂里原来有120人,上述服装公司的负责人就对劳动力短缺的现状连连诉苦。现在70多人,而真正坐定在车位上的20多个人,很多人选择当临时工。原来介绍一个人进来做半年,可以拿到一两百元的介绍费,现在出台新措施,介绍费已经提高到1000元,但还是招不够人。希望春节过后能够通过老员工带回更多的人手。
信贷规模受控的双重压力下,业内人士表示。中小企业总体融资本钱随之提高。为保证盈利目标,银行采用“以价抵量”形式,相对上年普遍提高了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上浮水平,贷款平均利率由上年同期的基准利率上浮10%提高为基准利率上浮20%-35%
即使有雄心拓展的企业也不得不放慢了步伐。钱荒”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