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华联三鑫炒期货引发资金链断裂,让人记忆犹新的2008年底。也牵累了互保企业。当时,包括华联控股在内的多家企业为华联三鑫提供了93笔保证担保,涉及金额45.3亿元。
光伏企业罕见借壳上市,但这一波借壳热潮恰好赶上光伏行情急转直下。然而一段时间以来,*ST申确龙、海通集团等多家公司不谋而合地陆续发布了光伏企业借壳的方案或方案获批的公告。
突如其来的行业严冬似乎打乱了借壳方的如意算盘,一份份精打细算的重组方案正面临严峻考验。此外,业绩许诺如何兑现也是一个问题,据证券时报记者粗略统计,最近几家欲借壳上市的光伏企业的业绩许诺总额就高达30多亿元。
大家之前就不太看好这个行业了想趁着形势还行赶紧上市;光伏行业动摇大,这说明。而IPO周期很长,所以选借壳。长城证券并购部总经理尹中余结合自己了解的情况,对光伏借壳热作出了这样的解释。
行业亏损面扩大
主流的多晶硅价格只有20万元/吨,现在简直要崩溃了新光硅业销售部的一位女士这样形容光伏行业现状。说。远远低于本钱。
只有一家是主要生产多晶硅的其他几家大多经营中下游的硅片和电池组件。近期借壳ST公司的几家光伏企业中。
现在不是一两家公司,但新光硅业的上述人士表示。一两个环节的问题,整个行业都出了问题,下游的硅片、组件都是亏”
光伏行业上下游的确存在同喜同悲的现象。从历史的经验来看。
多晶硅料价格呈现暴涨,海通集团的重组演讲中就描述到2008年下半年。行业内各环节生产企业的毛利率水平均有不同水平下降,其中上游环节下降幅度明显大于下游环节。2008年下半年以前,上游多晶硅料企业毛利率达50%80%中游的拉棒、铸锭、切片等企业,毛利率约20%40%下游的太阳能电池片、组件企业,毛利率约5%25%
因为它推销的设备反而廉价了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的崔容强教授对记者说:现在上下游都不行了唯一好的只有光伏电站。
只说:现在没有对方报表,*ST申龙证券部人士没有直接对公司拟注入资产海润光伏的经营情况作出回应。不知道具体情况。
其受宏观经济及行业冲击比拟明显。海润光伏2008年实现净利润2.11亿元,记者查阅到海润光伏近年的经营情况显示。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净利润下降至约0.26亿元。2010年,海润光伏未经审计的全年净利润约为3.82亿。这与2009年相比有明显增长,这里面除了行业回暖之外,还有个原因是2010年4月以后,海润光伏及其子公司的电池片业务逐步投产且电池组件的规模也逐步扩大。根据重组方案,海润光伏在2011年度的净利润预测数为4.98亿元,若不能实现将以现金补偿。
新增产能就是新增利润,行业好的时候。但在当前行业急转直下的情况下,那些曾经助力海润光伏业绩大幅增长的新增产能,反而可能成为业绩的拖累。如若海润光伏像2009年一样微利,则海润光伏原全体股东将面临巨大现金弥补压力。
暴涨或造就借壳多输格局
那些许诺相对苛刻的公司,同样是业绩许诺。一定水平上保护了投资者,但许诺者却面临极大压力。
2010年、2011年、2012年及2013年预测净利润分别为3亿元、3.49亿元、3.67亿元和3.39亿元,借壳海通集团的亿晶光电承诺。4年合计许诺利润超越13亿元。
而是如果业绩不达标,而且海通集团的业绩许诺并非仅仅是合计数。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实施完毕后,每年的年度演讲披露后,荀建华及其一致行动人将进行补偿。
光伏企业借壳的企业中,据了解。除了上述许诺1年业绩的情况外,还有尚未进行业绩许诺的
一般都会有业绩承诺。但根据资产评估方法不同,借壳上市。许诺的年数会不同,基于业绩的会要求3年承诺,而基于净资产的只要求1年。尹中余介绍,这意味着,现在这些借壳的光伏企业面临巨大的风险,即便现在没有公布业绩许诺,未来也可能需要许诺。如果将来业绩达标有难度,就要看各个企业对财报的处置技巧了
海通集团已经在9月份拿到证监会的批复文件,目前。海通集团这种已经重组完的企业,回旋余地已经比拟小,只能直面十几亿的业绩许诺,要么完成业绩,要么进行弥补。值得注意的当前国内信贷紧缩、房地产调控,很多行业的经营都面临资金紧缺的情况,这样的背景下,借壳上市的光伏企业如果业绩不达标,对许诺方而言,弥补压力无疑雪上加霜。
行业景气度大幅下滑的情况下,投资者眼里。即使有现金补偿,也是无济于事,终究,投资者追求的企业继续的盈利能力。
江阴市新国联公司将向除许诺放弃现金选择权的申龙创业以外的*ST申龙所有股东提供一项现金选择权。但现金选择权的对价等于本次合并中新增股份的发行价格,据了解。即3元/股。
这个价格确实没什么问题,从法律规定上。但的确比拟难保护投资者,只是个形式。一位投行人士对此现金选择权分析道。
如果对未来业绩没信心,值得注意的另外一些刚刚公布了重组预案的光伏企业。则存在重组告吹的可能。这样的结局,无论对二级市场投资者,还是重组方,显然都是不希望看到
民间借贷加剧产业链风险
借壳*ST申龙的海润光伏的客户中,2010年前10月。无锡尚德以1.5亿占据第三位。
继江西赛维LDK国庆前后被传有可能申请破产维护之后,无锡尚德正是近期被业界传言可能破产的企业。近期。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厂商无锡尚德“将会申请破产维护”消息也在网络上疯传。尽管上述传言都被当事方予以否认,但两大国内标杆企业先后陷入破产风闻,使得光伏行业风声鹤唳。
资金投入大,光伏行业产业链上大多数环节都属于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有一定门槛,排名靠前的企业在行业内渗透很深。而且,由于投资大,这些企业往往容易牵连参与信贷的企业和金融机构。
现在行业的变化必将导致光伏行业上下游呈现一系列问题,崔容强教授表示。这不仅仅是企业利润下滑方面的还包括三角债等。
除了跟无锡尚德是上下游客户关系外,像海润光伏这家公司。还与另外一家上市公司京运通拟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用京运通证券部工作人员的话来说就是这家公司在行业内还是不错的属于我下游客户。
但如果行业严冬继续下去,目前无锡尚德虽然澄清了谣言。也不排除会出现其他大企业倒下的情况,那时,上下游产业链势必都受到涉及。崔容强教授认为,通常大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强,但一些扩张太快的大企业也容易出问题。
江浙地区民间资金进军多晶硅的现象非常明显。上市公司里,太阳能光伏行业景气度高涨的前两年。就有精功科技、盾安环境、江苏阳光等企业。由于光伏行业投资大,江浙地区的民间借贷也渗透到光伏行业的热潮中。
确有相当一局部涉足太阳能,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对证券时报记者说:最近出事的温州企业。一旦产业链上一家企业出事,未来就可能牵扯到整个行业,也会牵动整个信贷圈子。 |